
【材 • 智論@IM網欄】暴雨來襲 要「防汛」不是「防水」
2024-07-08
暴雨來襲 要「防汛」不是「防水」
Full article on:【材 • 智論@IM網欄】暴雨來襲 要「防汛」不是「防水」
在全球氣候變化的衝擊下,極端天氣事件頻繁發生,香港的雨季也愈發顯得不可預測。當暴雨來臨時,如何確保物業設施的安全成為了許多物業管理公司面臨的重要問題。正因如此,我們公司近期收到了愈來愈多關於「防水閘」的查詢。
在回應這些查詢時,同事們都會再三向客戶強調一點:「您真正需要的,並非一般的防水閘,而是能夠應對突發暴雨的防汛板。」或曰:「防水閘與防汛板,有何不同?」且聽在下詳細解釋。
防水閘,通常用於防止水流從某一區域滲透到另一區域。它們需要複雜的安裝過程,並且一旦安裝完成,位置就相對固定,不易移動。這意味着在某些需要保持暢通的區域,例如電梯口或公共出入通道,防水閘可能會成為阻礙。此外,防水閘的體積和重量都較大,安裝需要多人協作,耗時較長,這在應對突發的暴雨時顯然不夠靈活。
防汛板又如何?「汛」所指的是「氾濫成災」,防汛板是一種專為應對洪水設計的防洪設備,其特點是輕便、易於安裝。特別是以聚碳酸酯和鋁外框為主要材料的防汛板,它們重量輕而安裝簡便,只需數秒即可完成。當暴雨突然來襲時,防汛板可以快速安裝到位,有效阻止洪水對物業設施的侵害。
從經濟角度而言,雖然高品質的防汛板價格相對會較高,但考慮到其提供的長期保障和便利,這項投資是非常值得的。想像一下,如果因為選擇了價格低廉但功能有限的防水閘而導致物業設施在暴雨中受損,那麼後續的維修和重建成本將遠遠超出購買防汛板的費用。
去年,本港一家康復工廠就因一場黑色暴雨而遭受嚴重水浸,損失慘重,最後要斥資千萬維修,原因就在於他們選擇了防水閘而非防汛板。這個案例,可謂證明了防汛板在防洪方面的優勢。當大家要為今個雨季作防災準備時,請緊記你要做的是「防汛」而不是「防水」。